24K小说网 > 误入官场,火速升迁 > 第124章 沂城日报的一篇专刊

第124章 沂城日报的一篇专刊


无论哪1个时期,宣传工作都很重要。

所以市里和县里的电视台,全都热情洋溢报道了这次奠基。

但是在9十年代初期,最重要的宣传方式并非电视,而是报纸或者杂志,那才是宣传的主阵地。

这年代的记者很有才华,并且采访之时愿意深挖,经常从多个角度进行报道,用最朴实方式引起人的共鸣。

比如,沂城晚报刊登的1篇专刊。

这篇专刊并不是记者写的,反而像是1个学生的口吻,文字并不精炼,语句也不高深,然而当人们阅读全文之后,忍不住都在心里感慨1声。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我的老家,青山乡》。

全文如下:

我的老家,青山乡。

众所周知,这是1个穷地方。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心里曾有1份骄傲,因为村里的几个老爷爷经常跟我说,我们这里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

打过抗日战争。

打过解放战争。

爷爷们年轻之时参军,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奶奶们则是拥军支前,没日没夜的烙煎饼,家里最后1口粮食拿出来,送到前线上支援战场。

爷爷们跟我说,那年月的我们全民皆兵。我们出动几百万民众拥军,用小车推着物资跟着部队走。

战士们没鞋穿的时候,整座大山腹地发动起来,奶奶们1夜之间,做出几万双布鞋。

用的,是她们结婚时的花布。

那曾是她们压在柜子最里面不舍用的布。

拥军,支前。

我们这里人人踊跃,无愧于革命老区的名声。

据说有1次紧急战事,战士们需要迅速过河,奶奶们拆掉家里的门板,大冬天的跳进了河里。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着浸水之后沉重的门板,以平民之力,架起1座浮桥……

“同志们,过桥!”

“你们男人敢牺牲,我们女人同样敢牺牲。”

“为了战争的胜利,不要怕我们扛不住。”

奶奶们坚决的声音,让许多战士潸然落泪,前方炮火连天的巨响,似乎都被奶奶们的声音掩盖。

那种无畏,那种坚决……

以柔弱妇女之身,肩扛1场战事的希望。

战事打赢了!

奶奶们的身体却落下了病。

由于长时间泡在冰冷河水里,她们很多人失去了生育能力。

这些听起来像是故事,但却并不是故事,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是我们这里很多人都知道的事。

解放军1位元帅曾经发出感慨,对我们这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忘不了啊,我忘不了,蒙山腹地的群众用乳汁养育革命,用小车推动了历史……

拥军,支前!

我们问心无愧。

但是建国之后,我们并没有向国家讨要功劳,爷爷们脱下军装,回来老家务农,奶奶们种菜织布,过着平静的生活。

我们不向上面伸手讨要,我们默默忍受着贫穷。

安贫乐道!

这本应该是被人尊敬的胸怀!

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安贫乐道成了1个笑话。

外面的人开始嘲笑我们穷。

笑我们吃不起饭,笑我们穿不起衣,笑我们这里的孩子上不起学,笑我们这里的老人看不起病。

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啊,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曾经为这个国家的建立,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付出!我们这里老人身上的那些伤病,是因为参军打仗才落下的伤病啊。

……

至于我们穷的原因,是因为大山腹地的原因。

我们这里山多地少,田产难以满足温饱,哪怕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辛苦劳作,但是1年的收成总是无法满足口粮……

比如我家!

在我很小的时候,从我有记忆的那天起,家里从来没有吃过饱饭,我每天都感觉肚子很饿。

我生活的村子叫松林村!

如果说青山乡是整个沂城最穷的乡,那么松林村便是整个青山乡最穷的村。

由于山多地少,我们不敢种植小麦,只能种红薯,因为红薯的产量高。

然而即便是种植红薯,我们依旧还是难以温饱。

从小,我没吃过1顿饱饭。

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同样也没吃过1顿饱饭。

但这不是我爸爸妈妈不努力啊,也不是爸爸妈妈懒惰不干活,父母很想让我们吃饱,可是地里产不出那么多粮食。

山多,地少,注定穷!

我家如此,村里各家也如此。

每1年政府开展扶贫,我们村子都是难中之难,年年扶贫,年年继续贫,以至于干部们都不愿来,领任务的时候全都躲着我们村……

在我们孩子的心里认为,这似乎是政府也放弃了我们。

所以,我心里有恨!

这份恨,持续了好几年。

我恨政府放弃我们,恨他们忘记了革命老区的付出,凭什么战争年代让我们付出,建国之后却坐视我们受苦受穷?

我恨,我真的恨!

这份恨,持续了好几年。

直到,今年……

……

今年的时候,乡里又要扶贫了。

村里支书爷爷在‘喇叭’里喊话,向我们宣布这1次的扶贫通知,然而大家早就失望了,村支书爷爷其实也早就失望了。

我们都知道,乡里的干部又要来走过场。

所以我们爱答不理,全都装作没听见。

那1天。

有1辆小车开来我们村,后面还跟着很多骑车的干部,人很多,比往年都要多,虽然他们来的人很多,但是村里仍是不愿意搭理。

直到我看见,夏硕叔叔也在人群里。

那1天。

我永生难忘。

夏硕叔叔带着那些干部,专门途径村里的各家破屋,他故意让那些人看,他故意让那位女领导看……

他不像以前那些扶贫干部遮遮掩掩,他让那些领导直面我们的贫穷。

那位女领导落泪了!

决定在我们村里驻点。

夏硕叔叔身为工作人员,也跟着领导在村里驻点。

住的地方,选的是我家,原因很简单,我家是全村最穷的。

那天晚上,我吃了人生中第1顿饱饭,不但有白面馒头,而且还有香喷喷的肉。

吃饭的时候,夏硕叔叔好温柔啊,他抱着我的3妹,轻手轻脚的给我3妹喂饭吃。

那位女领导也很温柔,她抱着我4妹放在怀里,根本嫌弃起我4妹的衣服脏,她像是抱着自己的孩子1样……

那1刻的我,心里的恨意忽然少了许多。

我感觉到了某种温暖,政府并没有放弃我们。


  (https://www.24kxs.net/book/1660/1660155/111110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