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成流放文的极品小姑(穿书) > 第222章 挑日子

第222章 挑日子


石元村,  那些要不到钱的村民,一个个都非常心痛。他们奈何不了大霍氏,就只能继续等。

        大霍氏见那些村民没有多闹腾,  心想这些人也就是这样。

        她根本就不打算那么快还这些人钱,  就算她手里头有点钱,  那也得等到以后。

        大霍氏的那点心思又怎么可能瞒得过村里的一些老人呢,  那些人一看大霍氏,  他们就知道大霍氏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主,这样的人就可能只借钱不还钱。说等一段时间还钱,到后面,  可能就不还钱了。

        林晓婉得知这一件事情之后,  心想幸好自己没有借钱给大霍氏。她借钱给大霍氏的话,  也许大霍氏就会让她找景宁侯府的人还,说儿女就是景宁侯府的人。

        那样可不好!

        大霍氏和柳延敬生的儿女,  他们现在是叫昭阳长公主做母亲。大霍氏就是一个不值得让人同情的人,  她根本就不可能为她的儿女考虑。

        林晓婉夫妻要是真的写信跟柳延敬说这一件事情,柳延敬也许还会觉得他们多管闲事。

        “好在没有借钱给她。”柳延庆感慨,  “村子里的那些人就是贪图高利息,  他们都认为她说了会多还钱的话,那她就会还。他们认为那点钱对于她而言,  根本就不算什么。”

        “几十文,  几百文的,可不就是不算什么么。”林晓婉道,“你在侯府的时候,  也该知道这点钱根本就不够花。一件衣服,  胭脂……那都要不少钱。”

        就算是林晓婉这样的庶子媳妇,  她在侯府的吃穿用度都不差。

        柳母从来没有过于苛刻这些庶出的孩子,  就是按照嫡庶有别,没有让庶子跟嫡子拥有一样的东西。

        林晓婉真心觉得柳母做得不错,柳母也没有故意给柳延庆这些庶子找不好的妻子,也没有让庶女嫁给不好的人。就算是柳延波的妻子苏秋雅都不算差,当然,苏秋雅和柳延波的亲事又不大一样。

        苏秋雅是她的祖父曾经救过景宁侯府的人,景宁侯府才跟苏家定亲。苏夫人原本想让苏秋雅的妹妹出嫁,景宁侯府出事,苏夫人就让苏秋雅出嫁。

        “话是如此。”柳延庆道,“可我们被流放之后,几十文,几百文,那都是不少钱,能买不少东西。五文钱一斤肉,不少了。”

        柳延庆真心觉得这些钱不少,奈何那些人就是糊涂。他们以为大霍氏还是伯府嫡女么,是,大霍氏还是,但霍伯府的那些人却不可能对大霍氏那么好。

        大霍氏早已经出嫁,却还总是连累娘家的姐妹。有大霍氏这样的姑娘在,霍家其他的姑娘都不好说亲。

        “是。”林晓婉点头,可不就是这样么,“那些人也没怎么闹腾。”

        “他们能闹腾什么,人家家里就是一个人。”柳延庆道,“别说她的脸毁了,就算她的脸没有毁了,他们也不能把她送去青楼去吧,也不能把她卖了给别人当丫鬟。他们不能要了她的性命,也不能多折腾,除非他们去找霍伯府的。”

        可那些人就只是寻常的百姓,那些人又怎么跑到霍伯府呢。

        西北到京城有很长的一段路,若是他们有这个钱去京城,倒不如继续待在西北。他们去京城,还得花更多的钱。

        大霍氏根本就不怕那些人闹腾,天高皇帝远,皇家没再处置大霍氏。大霍氏又仗着自己是伯府的女儿,在那边忽悠村里的人。

        柳延庆想自己都没有忽悠那些人,自己还是荣宁公主的兄长呢。

        “你说,我是小妹的兄长,我都没有跑到荣宁祠,也没有在外面招摇撞骗。”柳延庆道,“景宁侯府也比霍伯府强吧,就她敢那么做。也不怕时间长了,别人知道伯府没有那么关心她,那么那些人指不定怎么对她。”

        “就算伯府没有那么关心她,她到底是伯府的姑娘。”林晓婉道,“她受点苦还好,要是她没有了性命,伯府总会让人给她收尸。其他人多多少少还是顾忌着一点,民不与官斗,小心点总是没错。”

        “也是,他们以后不再借钱给她就是。”柳延庆道,“也是他们自己傻,他们就以为她说的是真话。也是他们自己贪婪,要是他们不想着高利息,也就没有现在这些事情。”

        “管他们呢,又不是我们的钱。”林晓婉看着站在草莓地前的女儿。

        他们在院子里种了一些草莓,他们的女儿就喜欢看草莓。

        “大姐儿是不是要吃草莓,你去拿一个篮子,给她采摘一些。”林晓婉道,“都站了好一会儿了。”

        “她自己懂得摘。”柳延庆道。

        “什么懂得摘,她就是看见草莓就直接塞嘴里啃,也不管那些果子是绿色的还是红的。”林晓婉翻白眼,“你就是懒。”

        “哪里懒了,我盯着她。”柳延庆连忙道,“就怕她跑出院子。要是她跑出院子,外面有拍花子,那怎么办。你之前不就是这么说的么,让我多盯着。她这么小,也得让她自己玩玩,我们不能多阻止她。”

        柳延庆就想柳玉莲当初玩耍的时候,旁边的人也就是盯着,那些人没有多阻止柳玉莲。

        “……”林晓婉懒得说了。

        “小妹也是这样。”柳延庆道,“你一直管着,还不让她看,她又怎么发现新的东西。”

        “你盯着吧。”林晓婉道,她要是再说,柳延庆又要说这些大道理。

        皇宫,春兰,曾经的林四姑娘跟在皇后的身边做事。春兰看到有宫女成为皇帝的女人的,她没有这样的想法。当皇帝的女人,这意味着她要去争宠,哪怕妃嫔是主子,她也不愿意那样。

        春兰更喜欢靠着自己的双手努力,她尽心伺候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在宫里开了一片地,春兰就多管着那一片地。

        皇后对春兰也挺放心的,春兰没有在皇帝过去的时候特意上前表现,也没有故意落下什么东西。别看皇后算是把身边的宫人管理得很好的人,这不代表皇后的身边就没有那等想要爬上龙床的人。

        “皇后娘娘。”春兰看到皇后娘娘过来,还特意拿了一个小竹篮过来,“草莓红了。”

        “那就采摘一些。”皇后笑着道,“也亏得你们把这些作物伺候得那么好。”

        “还是皇后娘娘管的好,让奴婢等人在这边做事。”春兰哪里敢说是自己的功劳。

        皇后从来没有多说让他们不能这样那样的话,皇后给他们很大的权力,让他们能随心种一些东西。而他们这些宫人也想着皇后娘娘和太子他们会喜欢什么,他们多就种那些东西。

        春兰在这边还管着暖棚,她有亲自拿着锄头去种地,而不是等其他人去种。她本身就是下人,又不是当主子的。

        在皇宫里,春兰有时候有看到一些年轻壮实的侍卫。她看到那些侍卫也没有旁的心思,没有想着要嫁人,她就想着自己能这么安安稳稳地做事情,等到老了之后再出宫就行了。

        至少在皇宫里,她不缺吃穿,皇后和皇上等人也不是随意要宫人性命的主子。春兰就觉得她现在过的日子比在林家好许多,主子们良善,她也要多做一些事情才是。

        “最近天气有点冷,别把这些作物都给冻着了。”皇后道。

        “奴婢省得。”春兰早就让人准备了炭火,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还有人去暖棚顶上扫雪,好在暖棚有弧度,他们要清扫雪也容易一点,那些雪也容易滑落。

        春兰站在皇后的身边,皇后没有问话,春兰也就没有多说。

        当皇帝到皇后这边的时候,皇帝就看到了桌上的草莓。

        “这么快有草莓了?”皇帝问。

        “暖棚里的。”皇后笑着道。

        “原来如此。”皇帝拿起一颗草莓。

        皇帝知道皇后特意在皇后的一角种了一些作物,他认为皇后那么做也挺好的。皇帝十分敬重皇后,他对其他的妃嫔没有对皇后这么好,其他庶出皇子受到的教育跟太子也不大一样。

        “宫里的地方少,种的不多。”皇后道,“给太子他们送点,也就没了。”

        “有这些就不错,不用多种。”皇帝根本就没有想着要赏赐后宫那些妃嫔,“那些玻璃确实好用。”

        皇帝能感觉到荣宁公主弄出来的那些东西的作用,国库充实了,他们也就不用担心军队缺粮草。有的军队有在营地附近种地,也生产了不少粮食。

        那些培养液等给大梁朝带来了很大的变大,皇帝都感觉到了。

        一些官员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东西有多么好,他们原本不缺吃穿,感觉就没有那么明显。还有人觉得荣宁公主一般般,他们就是不愿意去相信一个女子比他们的能耐大。

        “宫里的这些窗子也换了玻璃。”皇后道,“各种颜色的玻璃,着实好看。只不过寻常的窗户玻璃,就是透明的,不好弄那么多颜色。”

        皇后看到了用玻璃做的一些装饰品,那些装饰品一点都不比瓷器差。

        “是。”皇帝点头,“屋内就没有那么冷。”

        皇帝时常过来皇后这边,不只是初一、十五过来。后宫的那些妃嫔倒也不敢多去说什么,就是个别人说皇帝宠着皇后,可皇后是皇帝的正室,她们是妾室,妾室哪里能多说皇后。

        西北岑家,岑姑娘流产之后就没有再怀上孩子。岑姑娘来给娘家送年礼,她也是想出来走走,不想一直待在婆家。

        “一会儿回去吗?”岑三夫人问。

        “嗯,下午就回去。”岑姑娘倒是想在娘家住几天,奈何娘家人根本就不想她住下来。她就只能想着在这边多坐一会儿,晚点再回去婆家。

        岑姑娘的夫君已经有了庶出的孩子,她看到庶出孩子就不高兴,她真的无法把别的女子生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哪怕她曾经想过给柳延敬当妻子,那也是因为柳延敬是景宁侯府世子。

        若是柳延敬不是景宁侯府的世子,岑姑娘也不可能多去想。

        而岑姑娘现在的夫君就只是小镇的公子哥,岑姑娘当然就不满他夫君。

        “也好。”岑三夫人道,“女婿来接你吗?”

        “他怎么可能来。”岑姑娘道,“他关心丫鬟比关心我多。”

        岑姑娘心想她的夫君现在指不定在哪个貌美的丫鬟那边,她的夫君还可能在那些风流俏寡妇那边。她的夫君就不是一个多么要脸的人,若是她的夫君要脸,那么她的夫君之前就不会跟大霍氏勾搭在一起。

        有了大霍氏这样的前车之鉴,岑姑娘也不大爱跟那些寡妇或者是夫君常年不在家的女子来往。

        “你是正室夫人,多忍忍。”岑三夫人道。

        “娘。”岑姑娘看向岑三夫人,“我忍得还不够吗?”

        “……”岑三夫人想哪里够呢,这是得忍一辈子的事情。

        岑三夫人前些日子还看到曾经跟岑姑娘定亲的千户,那个千户现在已经娶妻。岑三夫人就是觉得可惜,若是女儿当初没有想办法退亲,那么女儿也许还能嫁给那个千户。

        那个千户怎么都比现在的这个女婿靠谱,也能帮衬得上家里。

        奈何啊,岑三夫人看着岑姑娘,每一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你堂姐她们过得未必就好。”岑三夫人劝慰,“三皇子,现在是王爷了吧,他的侧妃,你的堂姐,她还就只能待在王府外。”

        “这哪里能一样呢。”岑姑娘道,“就算她待在外面,那也是伺候祖母,她还是不愁吃穿。”

        “她没有了她夫君的宠,以后不是出家去,就是待在庄子上。”岑三夫人道,“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你别忧心那么多,过几年,你要是没有孩子,就抱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到身边。别等到孩子大了,再抱养,那样养不熟的。”

        岑姑娘沉默,她不想去抱养妾室生的孩子。

        京城,岑家,岑侧妃还在想着回王府。奈何三王爷就没有多过来看她,三王爷过来看岑老夫人的次数都少。

        岑侧妃也不敢多去说三王爷不好,顶多就是说三王妃怎么不让三王爷过来看看。

        “都要过年了,王府那边还没送东西过来。”岑侧妃道。

        “再等两天吧。”岑老夫人道,“去年也是晚一点。”

        “不大记得。”岑侧妃就只觉得王府的人对她们没有那么上心,“这么冷的天,也就送那两身衣裳。”

        “衣裳不够,那你就自己做。”岑老夫人道,“份例就是那些,不够的,自己添置。”

        “自己做的没有那么好看。”岑侧妃的针线活没有那么好,她做出来的衣服当然就不如那些绣娘做的。

        王府有送过来几匹布,岑侧妃看到那些布,她就想王府怎么不多给她们做衣服。三王妃不是想省点钱,那就是想让她们为难。

        岑侧妃不想动都无奈,她舍不得随意花钱让外面的人去做。王府给她们的月例就那么一点,岑侧妃还担心以后没有那么多银子,还是得省着一点。

        曾经的岑侧妃哪里想到她有一天竟然这么节俭,她以前在王府的时候穿的衣服好,吃穿用度都不差,甚至能比得过王妃。

        而现在,岑侧妃不敢想自己的生活比得过王妃,她就是想三王妃别断了她们的月例。不过三王妃应当不可能那么做,三王妃一向是要脸的人。

        景宁侯府,成国公夫人又过来了。成国公夫人就是想跟景宁侯夫人,商议一下柳玉莲和何锡元的亲事。

        之前,柳玉莲和何锡元去了海南,成国公夫人就来过景宁侯府。柳母没有松口,成国公夫人就只好再等等。

        柳玉莲他们回京之后,成国公夫人又特意等了几天。

        “等他们成亲之后,可以在府里住几天再搬去公主府。也可以成亲的当天就直接住公主府,这都没有问题。”成国公夫人道,“我们家里也都商议过了,在他们成亲之前,就先分出一些东西给元哥儿,他可以直接带那些东西到公主府。”

        成国公夫人为了让儿子能早点娶荣宁公主,她是费劲了心思。

        “这是单子。”成国公夫人道,“这是元哥儿分到的一部分东西,等他成亲之后,还将给他们夫妻一些田产铺子。”

        柳母没有想到成国公夫人竟然拿出这样的单子,这不是聘礼,而是何锡元能分到的东西。

        “等开始下聘走礼,东西也少。”成国公夫人道,“我知道荣宁也不缺这些东西,可他们夫妻以后到底要一起生活,我们也不能薄待了他们。”

        “……”柳母看着那个单子,里面确实有不少东西,“家里的老太太也说了,荣宁要是嫁过来,荣宁就是她老人家的亲孙女。”成国公夫人笑着道,“我一定当荣宁是亲生女儿。”

        柳母只想着别人家求亲都不是这样求的,不过成国公府的人确实不大一样。成国公府的何老夫人就是一个十分拉得下脸的人,景宁侯府也不可能一直留着柳玉莲,还是得让柳玉莲出嫁。

        “那就挑选日子,看看哪个日子好。”柳母道。

        成国公夫人听到柳母这么说,她就松了一口气,她就怕柳母还不肯松口。

        在柳玉莲和何锡元去海南的时候,成国公夫人又在小儿子的聘礼单子上添了不少东西。家里的老太太总觉得聘礼单子上的东西过于少了,还说那要给荣宁公主的聘礼,是给对国公府有大恩的人的聘礼。

        然后,何老太太就在那边添东西,隔几天就想到有什么东西要添上去,隔几天又一次。


  (https://www.24kxs.net/book/18/18049/80930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