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成流放文的极品小姑(穿书) > 第204章 屠夫

第204章 屠夫


什么叫努力了还是一个傻瓜,  柳延庆认为自己没有多傻。至少自己没有跟柳玉琴那样,柳玉琴才是真的傻乎乎的。

        “别这么说,万一真的被你说傻了,  那怎么办。”柳延庆道。

        “一个人,怎么可能被说傻呢。自己傻就是傻,  别不承认。”林晓婉道,“别站在那边说了,  该做事的时候就得做事。”

        “就是坐一会儿。”柳延庆想自己就是在院子里坐一会儿,  又没有去做别的事情。

        “你的坐一会儿,  那几是大半个时辰的吗?”林晓婉问。

        “怎么,  不行吗?”柳延庆道。

        “……”林晓婉懒得去说,只要柳延庆没有在外面犯蠢,那就可以。若是柳延庆在外面犯蠢,那才不好。

        皇帝驾崩了,  村子里要举办婚礼的人就开始推迟。

        林晓婉看着村子里的人安静了许多,  不像是之前那么热闹。她也没有什么想法,她想着太子即位,  太子也不是一个多么暴躁的人,太子应该不是一个昏君,那么他们的日子应该能过得跟以前一样。

        只要政策没有变差,  一切能照旧,那就没有什么。

        只不过有人担心外敌,他们担心那些人趁着新帝登基,  一个个就以为大梁朝好欺负。

        周围的部落倒是没有想着入侵大梁朝,他们知道等新帝登基的消息传到边疆,  新帝的位子应该很稳固。大梁朝的皇帝是太子即位,  之前就有过渡的时间,  那么大梁朝就乱不起来。

        那些部落的人也不傻,最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正在学习如何科学种植牧草。他们的牛羊都很值钱,特别是羊毛能卖之后,还有羊奶、牛奶能卖,他们现在还担心别人入侵草原。

        草原就是宝!

        那些人已经体会到这一点,还有的部落知道大梁朝有水泥和玻璃。有个别部落接受新事物比较强的,有的人就想办法弄了那些东西回去。

        那么他们盖房子,一层砖不行,就两层,有人在那边弄。

        什么大梁朝不大梁朝的,那些人反而没有想着要去打仗。打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他们去打仗,那还得有牺牲,倒不如眼下的安稳生活。

        徐将军早在皇帝病重的时候,他就让人加紧布防,让人多盯着边境,免得发生意外。

        然后,徐将军的人就发现那些部落的人比他们更紧张,那些部落的人担心大梁朝入侵。

        显然,草原上的那些人已经意识到他们的草原是个宝,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当然就担心别人要去抢夺他们的东西。

        “……”徐将军对此都无语了,他们真的没有想着要去抢占草原。

        草原不草原的,大梁朝也可以种植牧草,不是非得要那些草原。

        不过这样也好,那些人知道草原的好,那么他们就不想着入侵大梁朝。

        即便如此,徐将军还是得让那些人多盯着,不能因此就放松警惕。那些士兵现在过的日子也好了,除了营帐外,还在一些地方建立了屋子,再加上木制的高低床,他们住的条件也好许多。

        哪怕那么高的房子,上层没有自来水,那也好很多。

        砖瓦房的挡风功能强,那么多人,还得有人住在营帐里。那些人都挺开心的,这样轮流守着,战争发生的次数少,他们的日子也有盼头。

        柳玉莲没有打算再收西北庄子的钱,而是让西北的人建屋子去帮助那些孤寡老人,帮助那些孤儿。

        庄子的人倒也不敢说什么,那些钱财本身就是荣宁公主的。

        张寡妇得知道这一点之后,她也不意外。那些东西不是她的,她也没有想着占据那些东西,也没有想着那些东西白白便宜了谁。

        “郡主,不,公主的安排。”张寡妇的道,“你们别想着为什么不把钱给你们。你们又不是没手没脚,你们又不是赚不到钱。”

        “是,您说得很有道理。”史氏连忙道,“哪里能只顾着蝇头小利。我们家也不是没有其他的收入,这样就很不错。您说是不是?我们都懂得的。”

        张寡妇就喜欢史氏这样的,村长夫人娘家侄女就是不一样。

        柳玉莲在西北的庄子,主要就是两个。那两个庄子产出也不算特别多,帮助的人也不多。柳玉莲的名声好,主要还是培养液的结果。

        京城,秦三姑娘跟着她的夫君就要离开京城,她不能继续待在这边。她不可能不陪着她的夫君外调,只有陪着她的夫君,她以后才能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去。”秦老夫人道。

        秦三姑娘来跟秦老夫人告辞,她这一次离开京城,可能几年、十几年都没回京。可能等到她下一次回京的时候,老太太不一定就还活着。

        “祖母。”秦三姑娘跪在地上给老夫人磕头。

        “你们走吧。”秦老夫人道,“有空写信回来就是。”

        “是。”秦三姑娘应声。

        秦三姑娘没去想秦四姑娘,秦四姑娘被秦二爷送去庄子上。秦二爷担心秦四姑娘继续留在家里,那会影响到家里的人的名声。

        秦三姑娘没有去看秦四姑娘,她不想见到秦四姑娘。秦四姑娘自不量力,一个人害了秦家的姑娘。

        没有人知道秦三姑娘有多么怨恨秦四姑娘,若不是秦四姑娘,自己何至于如此。她以前跟秦四姑娘关系不错,她当初也不觉得秦四姑娘会如此,就是秦四姑娘当了秦侧妃就不一样。

        秦家二房,秦二夫人是有些心疼秦四姑娘。可是她不是霍夫人,她不可能总去关心秦四姑娘。秦二夫人还得考虑其他的人,她必须让自己狠下心来。

        “我这一次来看你,是要告诉你。等过一阵子,你要是想出嫁,那就远离京城。从此以后,也不用跟家里联系。”秦二夫人道,“要是不想出嫁,那就一直待在庄子上。”

        “待在庄子上?”秦四姑娘睁大眼睛。

        “对。”秦二夫人道,“你做的那些糟心事情,让我们一家子也脸面无存。你的父亲意思是我们一家子都暂且离开京城,避避风头。”

        秦二夫人这么说,不是因为他们要带秦四姑娘走。主要就是因为他们不打算带秦四姑娘走,这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你们不带我走?”秦四姑娘抓住了这一点。

        “你说呢。”秦二夫人道,“还是你觉得把你带走,外面的人不知道那些事情?他们是不知道,万一有一天,他们知道呢?”

        秦二爷的意思是让秦四姑娘不要想着出嫁的事情,让秦四姑娘就一直待在庄子上。他们秦家有这个钱,能养着秦四姑娘。

        “你好好考虑吧,等一会儿就说一下你的抉择。”秦二夫人道,“我们若是出京了,也就不再另作安排。”

        “为什么这么快?”秦四姑娘错愕。

        “不早点离开,留在京城做什么呢。”秦二夫人倒是想留在京城,可是他们没有脸面留下来。

        秦二夫人担心新帝对他们家不满,他们早点离开比较好。秦二爷跟她说过,他怀疑是太子对秦四姑娘下的绝子药。

        女儿不能再生,那么秦四姑娘也不好嫁人。

        “你不能生了,自己好好想想吧。”秦二夫人道,“留在庄子里,至少不缺吃喝。”

        “可是那些下人……”秦四姑娘想了想,“我要再嫁。”

        秦四姑娘不甘愿自己的一辈子就待在这个庄子上,这一辈子还有很长的路。

        “行。”秦二夫人道。

        只是当秦二夫人给秦四姑娘寻一门亲事,却是一个小镇子的屠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秦二爷夫妻没有想着给秦四姑娘找那么好的人家,他们就是希望这男的能镇住秦四姑娘,也希望秦四姑娘过得不太差。

        那个屠夫前头已经娶过妻子,也有儿女,他不介意秦四姑娘不能生。只不过那个屠夫根本就不知道秦四姑娘曾经当过太子的侧妃,他长得高大壮实,就是想着家里有个女主人。

        秦二爷不可能让秦四姑娘跟大霍氏那样折腾,他让人把秦四姑娘送过去之后,就没有再让人过去。秦四姑娘在那边的身份就是一个再嫁的寡妇,还是一个孤女。

        总之,秦家人不可能再搭理秦四姑娘。秦四姑娘嫁到那边之后,她才发现日子不好过,屠夫的亲娘也壮实,秦四姑娘看到他们就怕了,就不敢多说话。

        很多学子已经看了数学书,就是那些年纪大一些的人,他们也没有多说这些文字不好,他们认为这样的文字好用。只不过在正式的文件里,还是得写别的文字,否则那些数字很容易被人更改。

        皇帝封了柳玉莲做公主,有个别人认为皇帝太过重视柳玉莲,有人就在皇帝的面前说柳玉莲若是再研究出东西出来呢,那就封无可封。

        “她以后要成亲,有孩子,孩子没世袭的爵位,照样可以赏赐。”皇帝认为这不是问题。

        先帝还活着的时候,先帝就跟皇帝说过,不要过于吝啬赏赐,却也不能随随便便赏赐。

        柳玉莲是女子不错,可是女子能干出这么大的一番事情来,这就说明女子不差。便是以后给柳玉莲封其他侯爵之位都可以,柳玉莲和何锡元是未婚夫妻,他们两个人没有可以世袭的爵位,这中间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比如到时候可以给一个可以世袭的爵位,这个可以世袭的爵位可以是伯、侯、国公,反正可以一层层上来,这也行。

        柳玉莲以后有女儿,那么她的女儿有个县主之类的名头,那么她的女儿是不是就更好嫁人,别人也不敢欺负她的女儿呢。

        像这种奖赏,不是非得奖赏到本人。

        皇帝跟先帝的想法一样,若是他们因此寒了柳玉莲的心,那就太不划算。个别朝臣拿这一件事情说,不过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他们无法研究出那么多东西,他们嫉妒柳玉莲。

        那些朝臣见皇帝的态度如此坚定,他们也就不敢多说。

        太子妃成了皇后,那个张氏成了嫔。张嫔一向都是很敬重皇后,如今,她依旧那么敬重皇后。张嫔本来就跟着太子几年,这一次没了孩子,太医说了她可能以后都没有孩子。

        张嫔没有想着要从别的妃嫔那边抱养孩子,也没有想着要借腹生子。

        大梁朝一向注重嫡庶,只有在皇后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才轮到庶子继承皇位。

        张嫔哪里可能多去想那些事情,她就是多伺候皇后。

        “养养身子,也许到时候还能怀上。”皇后道。

        “臣妾想过了,没孩子也无妨的。”张嫔道,“只要得皇后娘娘垂怜,臣妾的日子也能过下去。”

        “三公主的亲娘不在,就让她到你那儿。”皇后膝下已经有三个孩子,两个嫡子,一个女儿。

        皇后又要管理后宫的诸多事情,她哪里有可能多关注一个小女孩。

        “在这个宫里,没有亲娘照顾的孩子,你也该知道她会如何。”皇后不能说自己把后宫管理得很好,她总有没有注意到的时候,那些孩子不一定就会把心里的苦都说出来。

        “是。”张嫔想皇女好,不是皇子。

        若是一个皇子的话,张嫔可能就不去养。她怕那个皇子以后生出别的想法,多少皇子都是那样,明明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当太子,他们还是想要去争一争。

        他们就觉得他们是庶子,可他们也是皇帝的儿子,也许他们还是有那么一两分希望的。

        张嫔就怕这样的人,她不愿意养这样的皇子。她不觉得自己就能教养出一个懂事听话的人,孩子长大了,孩子身边也会有别人,那些人总会在孩子的耳边说一些话,谁知道那孩子以后听谁的呢。

        一个女人在后宫生存不容易,张嫔就想安安稳稳地活到老。这也是她一心站在皇后这边的原因,她现在就是这么告诉自己的,没有亲生的孩子也好,那么她的心就没有那么容易就大了。

        太子妃成为皇后之后,皇后每个月还有出宫去庄子之类的地方瞧瞧。皇后没有跟太祖皇后那般上朝,但是皇帝允许她做一些事情。

        田里,一片绿色。

        皇后看着那些绿色的蔬菜,又看到那些劳作的百姓,她的脸上也带着笑意。

        “开了一些荒地。”柳玉莲道,“还种了一些树。不能把那些树木都砍了,还是得保护那些树木,不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那些培养液又不是万能的,那些东西不能让植物一夜之间就长大,不能让一棵树苗瞬间就成为大树。

        人类还是得保护森林,柳玉莲也是这么跟那些人说的。

        好在古代的人口没有那么多,地广人稀,荒地也多。再加上,有一些人往南迁移,比如海南那边,那些人也就开发出更多的土地来。

        海南那一边的水稻研究小组还没有研究出高产水稻,但是过去的百姓开了不少土地,那些土地也收获了不少粮食。

        那些人一年种植两季水稻,收获的粮食就更多。

        柳玉莲没有去海南,她没有盯着他们,顶多就是看看那些人汇报上来的资料。

        “海南那边多了很多田地。”柳玉莲笑着道。

        “如此,很好。”皇后有两个嫡子,不出意外的话,她的大儿子就是以后的皇帝。

        皇帝已经册封皇后的大儿子为太子,并找了太傅要教导太子。

        皇后自是希望大梁朝能越来越好,她想等她儿子成为皇帝的时候,那么她的儿子接到手的就是一个繁荣的大梁朝,而不是一个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乱的大梁朝。

        “你的脑子好用,聪明。”皇后感慨,“我想让太子跟你学学。”

        “娘娘不怕我误人子弟吗?”柳玉莲道。

        “那你看看你能误人子弟成什么样子。”皇后道,“皇上也说了,让我先问问你的意思。”

        皇后没有总是在柳玉莲的面前说本宫,他们又是在外面,没有必要顾忌那么多。

        “太子殿下可以跟您一样,偶尔来看看。”柳玉莲沉思了一会儿,“一直跟着学,那不现实。这些东西都不容易学习,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研究出什么东西出来。”

        “他就只要知道这些就行。”皇后道,她知道皇帝是想让太子知道研究的不容易,让太子知道这些东西有多么好用。

        “这也好。”柳玉莲点头。

        柳玉莲一向不会说那些好听的话,也不会狗腿,她就是说一些简单的话。

        皇后也不觉得柳玉莲这样有什么不好的,柳玉莲这样才好。

        海南,薛二姑娘在研究组快一年的时间,她现在也不能说完全就懂得水稻,就是比以前知道的多。他们在试验田附近盖了房子,这边还有一些百姓在。

        那些百姓是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朝廷让内陆的一些人迁移到海南,就是为了发展海南。

        朝廷让他们迁移,倒也没有给他们过多的补偿,顶多就是给他们一些粮食,还有一些工具。那些人原本住的地方没有那么好,村子也穷,他们也有人不愿意迁移,但那是朝廷的命令,他们就只能过来。

        等他们过来跟着开垦田地之后,他们才发现海南这边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最近不能下水了。”薛二姑娘的夫君道,“多注意点。”

        薛二姑娘怀有身孕,她就不能再跟以前那样随意下稻田,得先生孩子。

        如此一来,薛二姑娘可能就落后于研究组的其他人,她还是想多到田间看一看。

        “就是看看。”薛二姑娘道。


  (https://www.24kxs.net/book/18/18049/814291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