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成流放文的极品小姑(穿书) > 第124章 无用

第124章 无用


因着苏秋雅说和离,  青姨娘一下子就安静许多。

        “罢了,你们小两口的事情,我就不多说。”青姨娘拍拍自己的叫,  “我就是年纪大了,腿脚没有那么好,  想要个人锤锤脚罢了。”

        青姨娘不再说什么丫鬟婆子的,她说了这话,转身就走。青姨娘还微微弯腰,  这让她的背影显得格外落寞。

        柳延波见此,  他看向了苏秋雅,“别想多,  我没有想着要纳妾。”

        “是,  你现在没想。”苏秋雅道。

        “我说过,  你在我危难的时候嫁给我,又为家里做这么多事情,我不可能抛弃你另娶。”柳延波解释,  “也不可能随意纳妾。”

        “就是记着你说的话,  我才这么说的。”苏秋雅道,  “家里来了十三四岁的丫鬟,  你觉得这个丫鬟能做什么事情?年轻漂亮的,  让她站在旁边看我揉面吗?”

        苏秋雅故意这么说,她要不是发发脾气,  这些人都以为她没有脾气。她一点都不想被这些人牵着鼻子走,  也不可能总是去为这些人考虑。

        她是人,  不是一个可以任由他们欺负的小玩物。

        苏秋雅不可能去当青姨娘的下人,也不可能总是听青姨娘的话。

        “买婆子就好。”柳延波连忙道,“我平时又不在家里,  都得靠着你去做这些事情。买婆子好,你不用那么累,娘也不用那么累。”

        “你明白就好,就是娘她……”苏秋雅道,“也不是我不让你纳妾,家里现在就这么一个情况。你好意思让我赚钱给你养妾室吗?你吃我的,你的妾也吃我的吗?”

        “……”柳延波沉默。

        “要让外面的人嘲讽你吗?”苏秋雅道,“说你靠着妻子养活,还那么三心二意?不是我多么狠心,而是家里就是这么银子,你平时在外面还得跟同窗来晚,这也要花钱,那也要花钱。最早今年年底,最迟明年,我们就要回京的。”

        “是。”柳延波不想一直待在西北,他想要回京。

        “回京的路上要钱,等我们回到京城之后,是不是还得打点一下。”苏秋雅道,“我把外公寄来的东西都放在起来,就是为了攒钱回京。我们回京之后,总不可能寄人篱下,还是得有自己的房屋。京城的房价,你也该知道。”

        苏秋雅越说越委屈,她红了眼睛,“这个家是我管着没有错,银子也在我的手里没有错,但是真没有那么多钱。”

        “别哭。”柳延波慌了。

        “我有时候就真的想撂挑子,让你们去开铺子几天,你们自己去进货,自己做东西卖,看看你们能赚多少钱。”苏秋雅道,“可是又想到要是你们做的东西不够好吃,那些客人不来了,那又怎么办?”

        柳延波搂着苏秋雅,劝慰苏秋雅,“我懂得,都懂得。”

        柳延波不能说苏秋雅不好,苏秋雅为了这个家真的付出太多了,他们真的不应该去想苏秋雅的不是。

        镇子上,柴姨娘看着铺子里三三两两的人,她就觉得铺子的生意没有那么好。哪怕铺子里也有赚钱,柴姨娘就是嫌弃三房赚钱太慢。

        “娘。”柳芳来了。

        柳芳跟甄文泽最近倒是没有怎么吵架,柳家大房的人回京了,甄文泽没有跑去大房那边。甄文泽没有直接进京,甄文泽还得继续待在西北,他也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要是他去京城,他不一定就能进景宁侯府。

        他们在西北的时候就没进大房的门,他们到了京城,那就更不可能进。

        甄文泽不是傻子,要是他继续待在西北,哪怕景宁侯府不能多帮衬他。但是他到底还算是景宁侯府的女婿,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用处,聊胜于无。

        “来,吃碗面。”柴姨娘特意让儿媳妇给柳芳烫了一碗面。

        冯关静根本就不想给柳芳做面,奈何那是柴姨娘的意思。冯关静不好多反对婆婆,也不想跟婆婆吵架,她就直接做了一碗面。

        “怎么这么咸呢?”柳芳吃了一口就吐了,“当家里的盐不要钱吗?”

        柴姨娘转头就看向冯关静,“你怎么回事?”

        “没有放很多盐,个人口味不同。”冯关静不高兴,要是她要折腾,她就不给柳芳做面吃了。怎么,她给柳芳一碗面,柳芳还嫌弃那碗面不好吃,“要是你们不吃,我吃就是。”

        冯关静有时候就羡慕苏秋雅,苏秋雅在家里更能挺直腰杆,不像是她,她就没有苏秋雅在家里的那么高的地位。冯关静走上去了,她直接拿起筷子,一大口一大口地吃着面。

        那面本身就是放凉一点,没有那么烫嘴的。

        冯关静一下子就把那一碗面吃了,“你们要是想吃,就自己做吧。”

        冯关静不想跟这两个人多折腾,她还要开门做生意,她转身就走了。

        “娘,你看她。”柳芳不满。

        “她……”柴姨娘没有想到冯关静会那么做。

        冯关静就觉得挺委屈的,为了不让柳芳烫到,她还得等面稍微凉一点端过来。她把一件件事情做得那么好,而柳芳却那么能折腾。

        “娘,你是她婆婆,也该管一管她。”柳芳道,“别让她欺负你。”

        柳芳在婆家的时候,她才不管婆婆如何。婆婆要是敢说她,她就敢说婆婆,柳芳自认为自己是侯府千金,那些人就该供着她。

        京城,成国公府,柳母带着柳玉莲过来。两家到底有婚约,成国公府的老夫人还在,柳母就带女儿过来走走,这也算是表达家里对老夫人的敬重。

        柳母知道成国公府的老夫人是多么势利的一个人,柳家被抄家之后,老夫人就不想让何锡元和柳玉莲在一起。否则,何锡元就不用炮到西北去。

        好在,女儿又不是嫁给何老夫人,也不是跟何老夫人过日子。

        等柳母坐在何老夫人的面前,她才发现何老夫人是一个多么会说话的人。

        “荣宁能耐,我一早就觉得她不可能差。”何老夫人道,“要是我觉得她差,一定是因为我脑子进水了。”

        “这……”柳母真没有想到何老夫人会这么说。

        “荣宁要做事吧,有正事做,也就不用总是过来。”何老夫人道,“外面的那些宴会也不是顶顶重要的东西,重要的还是让荣宁多休息休息。荣宁要忙那么多事情,一定很累吧。”

        “还好。”柳玉莲回答,她不是特别累,也不是每一天都跑去研究院。

        柳玉莲在西北的时候也不是每一天都去研究那些东西,她也懂得要休息,她也会让别人去研究。研究,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很多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的事情。

        “年轻人也会累的。”何老夫人道,“不用担心别人觉得你年轻,你就很有精力。要是你觉得累的话,那你就多休息休息。”

        “好。”柳玉莲应声,“一定的,要是累了,脑子都不听自己的话,那也没有办法做那么多事情。”

        “这就对了。”何老夫人笑着道,“你是一个好姑娘。”

        柳母听到柳老夫人对柳玉莲的夸赞,她真心不知道说什么。何老夫人真的很能说,还很积极,话也多,柳母都要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女儿给何老夫人灌了迷魂药了。

        “若是那些人说是元哥儿的表姐妹、表兄弟,他们要让你做事,你也别应他们。”何老夫人道,“一个姑娘家,能成为郡主,能当官,这已经极为不容易。他们要想少奋斗几年,就让他们自己想法子去。”

        “是……”柳玉莲没有想到何老夫人会这么说。

        “她确实不管这些的。”柳母没有想着成国公府是不是要柳玉莲帮衬什么,可当她听到何老夫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她还是很震惊。

        何老夫人没有其他的想法,她就是觉得荣宁郡主那么懂得研究东西,那就该让荣宁郡主把心思耗费在研究上,而不是让荣宁郡主多去扶那些扶不起的阿斗。

        谁家没有一些没有什么能力的亲戚呢,何老夫人不认为荣宁郡主就得帮衬他们。何老夫人认为荣宁郡主多研究,这对荣宁郡主好,对荣宁郡主以后生的孩子也好。

        何老夫人主要还是为自己的曾孙、曾孙女考虑,那些亲戚,呵,跟她又没有那么深厚的关系。

        “不管就对了。”何老夫人道,“谁家都有那么几门亲戚,你要是帮了这个,没帮别个,他们必定又要说你。他们说你了,你是帮他们,还是不帮他们呢。倒不如一开始就别帮,不是说研究院也是要考进去么,那就让他们去考。”

        何老夫人真不认为那些亲戚能考进研究院,研究院的人都是在某些方面比较厉害的。这不比考科举简单,要在研究院做事,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成国公夫人听着何老夫人说的话,她脸上还带着笑意,对,这就是老夫人的态度。

        而莫氏还是有些震惊,老夫人对荣宁郡主的态度还真的是让人想不到呢。

        “等你们生了孩子,也别拘着孩子,孩子喜欢学什么,那就去学。”何老夫人看向莫氏,“别小看一些杂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柳玉莲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何老夫人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夸赞她。哪怕何老夫人有写信去西北,何老夫人还有让人送东西到西北,柳玉莲都没有直面感受到何老夫人的热情。

        当柳玉莲和何锡元一块儿在院子里走的时候,柳玉莲还有些恍惚。

        “祖母很喜欢你。”何锡元笑着道,“你是我们成国公府的恩人,她就会捧着你。”

        “捧得太高,摔下来会很疼的。”柳玉莲幽幽地道。

        “放心,她这一辈子应该都会对你好。”何锡元思考了一会儿,“你有那么大的功劳,又是郡主女官的,你比我厉害多了。以前,她都是宠着我的,现在,她就想着你的好,怕你不要我。”

        “哦?”柳玉莲挑眉。

        “她以前还想让你我解除婚约,现在就怕你不高兴。”何锡元道,“怕你们不满,她就更要宠着你一点。”

        何锡元认为这样挺好的,那么柳玉莲就不大可能在成国公府受苦。哪怕柳玉莲不可能一直待在后宅,何锡元都觉得还是让老夫人多喜欢柳玉莲一点比较好。

        “哪里。”柳玉莲没有想过要解除婚约,何锡元都为她跑到了西北,还弃文从武过,她又怎么可能就此放弃何锡元。

        年少时候的感情最为纯真,何况,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也不差啊。

        “你现在就是她最重视的人。”何锡元开玩笑道。

        “应该不是吧?”柳玉莲不大相信。

        “在你是我未婚妻的时候,就是如此。”何锡元道,“在你没有给成国公府带来坏事的时候,不用怀疑,祖母就是这样的性子。”

        “哪里有人跟你这么说的。”柳玉莲张张嘴,她真不知道怎么说。何老夫人是何锡元的祖母啊,何锡元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听听就是。”何锡元不觉得自己说的话有错,他就是要让柳玉莲明白何老夫人是怎么样的人,“以后不用被吓到,她还会在外面、在其他人的面前这么说。”

        何锡元想自己的祖母从来就是那么势利的人,他们的祖母也很会低头。

        “……”柳玉莲眨眨眼。

        “外面不是有不少人说我们感情很好吗?就是祖母经常说的。”何锡元轻咳,他觉得他的祖母做得很棒。

        “不知道。”柳玉莲摇头,她还真没有关注外面那些人怎么说她和何锡元的。

        “迟早能听到。”何锡元道。

        薛伯府,薛三姑娘得知薛二爷一家都去了景宁侯府,就想着薛二爷一家会不会让荣宁郡主帮着他们。不过自己的父母不可能去景宁侯府,薛三姑娘知道自己的父亲跟景宁侯夫人的关系没有那么好。

        “母亲。”薛三姑娘还是比较想去研究院做一点事情,她不想一直都这样等着嫁人。

        “别想了。”薛大夫人道,“不能去景宁侯府找他们。若是你想去,你就正正当当的考试进去。”

        “父亲他……他似乎不是很喜欢我去看那些书。”薛三姑娘抿唇,她前两天买了几本杂书回来,她父亲瞧见了,就说:少看一些无用的书。

        薛三姑娘知道荣宁郡主时常看那些杂书,荣宁郡主都研究出了那么多东西,那么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学一学。

        她不能去求荣宁郡主带着自己,那么自己就不能主动去学习吗?

        薛三姑娘觉得委屈,她就是想多学一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跟荣宁郡主那般出息。

        “他不喜欢你看,你就不看吗?”薛大夫人问。

        “不可能。”薛三姑娘摇头,“怎么可能不看,母亲,我真不想这一辈子就这样。以前,我不知道一个女子还能做那么大的官,还能那么受皇上的重视。而现在,女儿知道了,就想努力一把。”

        薛三姑娘也知道自己有可能根本就成不了什么研究员,可是万一让她做成别的事情呢。人不能那么限制自己,人还是得多学习一些知识。

        “好,那你就努力一把。”薛大夫人道,“在你的父亲面前,你也不必多说荣宁郡主的事情。你父亲就是那样,他没有帮衬景宁侯府,那么他也不可能去占便宜。”

        薛大夫人对她的夫君也是无奈,她知道这些人之所以会闹成这样,有她夫君死去的祖母的缘故,也有死去的老薛伯爷的缘故。那些人把景宁侯夫人和薛二爷的亲娘压得死死的,他们还为了避免薛伯爷麻烦,直接让薛老夫人去跟着薛二爷。

        薛大夫人想要是有人这么对待自己,那么自己决定不可能高兴。

        “嗯。”薛三姑娘明白,她的母亲说了好多遍了,那就是他们不能跑到荣宁郡主的面前。

        户部的官员把研究院的奖励制度商议出来,吏部还把研究院弹性工作的制度完善好。总不能到时候研究院里的人都跑去家里,说在家里研究,那怎么可以,那得看那些人都做什么研究,他们又做出什么成果来。

        那些官员倒不是羡慕研究院的奖励制度,一次性个人封顶奖励也就是一百两银子,那些人一年来个两三次,那也就只是两三百两银子。哪怕一些官员的俸禄不高,但是他们家里有其他的营生,他们家一年的收入的就不只是两三百银子。

        所谓的技术转让,一次性也不可能非常都银钱,可能就是几百两银子,多了上千两。就算技术转让费用非常高,但是户部在奖励上也规定死了,一次性个人最多能拿多少多少。

        比如一个团队十七个人,这个团队一个人一百两,整个团队就是一千七百两。别小看一百两,整个团队加起来就多,户部当然不可能让那些团队一下子拿去那么多银子。

        只要那些团队有再研究出其他的东西,他们就能继续分钱。他们没有分钱的时候,平时还有俸禄,他们做实验的钱也不用他们自己出。

        如此一来,其他官员倒也不觉得那些研究员能拿很多钱了,也就不去攻击研究员。

        而研究院的那些研究员知道之后,他们也非常满意。他们以前从来不敢想自己还有能分钱的时候,可是荣宁郡主为他们争取了,皇帝还真下旨定下这样的制度,那些研究员当然很高兴。

        皇宫,皇帝还有其他的想法,他觉得他得见一见这些研究员,“半个月,让他们都进宫一趟。”

        那些读书人考中进士,还有琼林宴之类的宴会,皇帝就想着自己也得召见一下那些研究员。


  (https://www.24kxs.net/book/18/18049/929490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