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成流放文的极品小姑(穿书) > 第34章 增产

第34章 增产


营帐里,  徐将军正在思考何锡元问的话,他受伤了,妻子当然会伤心难过。基本上,徐将军受到一些小伤,  都不说。

        像徐将军这样身份地位的人,  他们的儿女留在京城,  父母留在京城。那都是为了防备他们在外面有其他的动作,  避免他们叛国。

        有的将军成亲之后,  妻子和儿女一起留在京城,  他们在外再另外纳妾。

        徐将军确实也有确实,但是他跟徐夫人的感情极好。徐夫人还放下儿女陪着他到西北,徐将军又怎么可能对妻子不好。

        “一点小伤,就别唠叨了。”徐将军道,“时间长了,  你就知道,战场上,  多的是意外。”

        哪怕是将领,那也可能遇见危险。

        “去吧,去休息,  明儿,你就去见见你哥哥。”徐将军道。

        “明天去就明天去。”何锡元无奈,  这个时候跑去,  确实也不合适。

        等到第二天,天还没亮,何锡元就出发了。他还不知道何锡辰住在哪边,首先想到的也是先去柳家。

        一大早,柳家才开门,  姜婆子就见到何锡元蹲坐在门口。

        姜婆子还没有见过何锡元,只觉得这个年轻人很奇怪,怎么坐在他们的门口。

        “你……”

        “我是莲妹妹的未婚夫。”何锡元一点都不觉得有多羞涩,这就是现实。

        柳父去军营给柳延敬送吃的时候,就说了买了下人。柳延敬跟何锡元提过一嘴,何锡元就记下了。

        姜婆子没有听主人家说县主有未婚夫,但是她瞧着眼前的少年郎还算贵气,便回去禀告主人家。

        柳父一听,就知道是何锡元来了。

        “让他进来吧。”柳父道。

        “是。”姜婆子应声。

        何锡元成功地进到院子,他一进到院子,就看到柳玉莲在摆弄丝线。

        这一段时间来,柳玉莲为了制作这些丝线起得都比较早,得看时间,也想着快点做好。

        “吃过早饭了吗?”柳玉莲问。

        “还……还没有。”何锡元原先还不觉得怎么饿,听到柳玉莲的问话,就觉得饿了。

        “正好,也都没有吃早饭,一起吃。”柳玉莲笑着道。

        这么早,柳家人都还没有吃早饭,准备地说早饭还没有端上桌。分量不多,那就再做一些。

        “好。”何锡元想到了他的兄长,“我哥他是不是来过了,他有没有说什么?”

        何锡元小心翼翼地观察柳玉莲的表情,就怕自己的兄长说了不该说的。自打兄长双腿废了之后,父母难免就想着培养他这个嫡次子,何锡元有时候就觉得对不起兄长,他根本就没有想着要继承世子之位。

        何锡元还有些怕他的兄长,兄长原本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来西北,他也没有多跟兄长商议,就怕兄长是个过分孝顺的人,不肯让他来,他跟母亲说了一下,害怕这些人来劝说他。

        他不想听那些劝说的话,早早就跑了。

        “他是他,我是我。”何锡元连忙道,“我的亲事不是他能做主的。”

        “是,我是不能做主。”就在这时,有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何锡辰来了。

        何锡辰原本就想着他这个弟弟知道他来了的消息,可能弟弟很快就赶过来。这不,他让人盯着柳家一下,这还没两天呢,他的弟弟就来了,还蹲坐在人家的门口好一会儿。

        “大哥。”何锡元道。

        “还知道我是你大哥啊,过来了,不先过去我那边,就想着我是不是要帮你退亲,是不是?”何锡辰问。

        “这也不能怪我,那不是……”何锡元又看向柳玉莲,“莲妹妹,祖母是不喜欢你们家了,但我喜欢,不可能退亲的。”

        何锡元知道这一件事情瞒不住柳家,柳家的人迟早会知道成国公府的老夫人不满意柳玉莲。老夫人想着退亲,何锡元不可能想着退亲。

        “对了,大哥来是找神医治腿的吗?”何锡元又看向他大哥,“该找找,大哥的腿一定能好。”

        到时候,老夫人就会管着何锡辰,而不是多跟着他这个嫡次子。何锡元暗暗想,兄长的腿必须好。

        “你还是跟小时候差不多。”何锡辰笑道。

        这个弟弟以前就喜欢说:有兄长在啊。

        当然,这不表示何锡元不努力,相反,何锡元很用功读书。因为何锡元知道成国公府不是他,哪怕他是嫡次子,到最后分到的东西也不可能很多,所以何锡元就很努力。

        何锡辰曾经一度以为何锡元迟早要给家里考一个状元回来,没想到何锡元弃文从武。

        “放心,我这个兄长管不了你的亲事。”何锡辰道。

        因着何锡元兄弟来了,柳玉莲干脆拿出之前做糕点的粉,事先准备好了粉,蒸起糕点来方便。柳玉莲就是蒸了一些晶莹剔透桂花糕,有的糕点里放了一些草莓干、葡萄干。

        柳家才种葡萄,葡萄没有那么快长大成熟,柳家是从外面的铺子买的葡萄干。

        待用过早饭之后,柳玉莲又去弄那些丝线。

        何锡元就想要去帮衬柳玉莲,柳玉莲就教导何锡元要怎么做。

        “用力扯,也可以拿着一把剪刀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剪断。”柳玉莲道,“你得看那边那一盆的,其他盆里的丝线还没有好。有的一根,可能只有一小半好的。”

        “剪刀剪不断?”何锡元惊奇,这些丝线看上去就很普通的样子。

        “对。”柳玉莲点头,“用了那么多药水浸泡,制作出来的丝线就一点点。小心放着,别让那些丝线飞走了。”

        何锡元的兄长何锡辰就坐在一旁看着这两个人摆弄那些丝线,看弟弟用力扯断了丝线,看弟弟皱眉道样子,弟弟脸上的笑容也多。

        这个弟弟要的从来就不是什么成国公府。

        再等等,去府城买药的人也该把药带回来了。

        何锡辰低头看向自己的双腿,双腿能好是最好不过的,不能好,那也没有什么。这么多年过来,他早就做好心理准备。

        何锡元看着地上的那些盆,他就老老实实坐在柳玉莲说的那个盆旁边。

        “还真是剪不断。”何锡元睁大眼睛,“这不是普通的丝线吗?”

        “对,就是普通的棉线。”柳玉莲点头,“我和娘用棉花做成的棉线,用其丝线也可以做,比如麻线,蚕丝,都可以。就是要浸泡这些药水,成功率也不是很好,你猜猜这些丝线耗费了多少银子?”

        “一百多两?”何锡元不懂得,他就知道外面的丝线没有那么贵。

        “你面前那一盆丝线,还不算之前拿出来的不行的,确实花了上百两。”柳玉莲道,“但这一点丝线还不够做护甲的,要想弄到足够多的丝线,就得重复制作丝线。到目前为止,耗费了上千两。”

        “……”何锡元盯着木盆里的那些丝线,他真没有想到这些丝线这么贵。

        京城,大霍氏终究还是跟国子监祭酒欧阳大人定亲了,她听了她母亲的分析。她嫁给欧阳大人,过去就是当家主母,上面的婆婆也不敢多管她,她好歹是伯府嫁过去的。

        要是另一家伯府的庶子,那个庶子还有通房生的女儿,大霍氏嫁过去,还得面对双重婆婆。伯府的其他人未必就对大霍氏好,大霍氏的出身在伯府未必就能占到便宜。

        那个庶子还就只是一个举人,没有当官。要是大霍氏嫁过去,别人更多地会说大霍氏就想眷恋权势,就是想着嫁入侯府伯府的。伯府的那些妯娌也不可能对大霍氏多好,大霍氏在那边的日子就难过。

        大霍氏嫁给国子监祭酒欧阳大人就不一样了,别人若说也会说大霍氏懂得过日子,再多的话也不会多说。一个国子监祭酒的夫人,那些贵夫人哪里会时时多嘴去说呢。

        “成亲的日子就定在一个月后。”霍夫人道,“你们都不是头婚,着实没有必要一直等。你们的年纪也都不小,他们家有儿女要顾着,你呢,早点嫁过去,早早有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才是。”

        “是要有孩子。”大霍氏想她一定要让孩子更加亲近自己,前世,她的孩子就更亲近柳玉莲,亲近柳父、柳母,孩子对柳延敬也好,就是对她这个亲娘没有那么好。

        她的亲生儿子甚至还说:我是靠姑姑养大的。

        这让大霍氏很生气,是,柳玉莲的刺绣本领强,做了不少绣品卖,还供柳清云去读书。可柳玉莲没出嫁,待在家里也要花钱,大家都有做事,就是柳玉莲赚的更多。

        大霍氏想她前世没少做饭,有时候还得劈柴火,而柳玉莲根本就不用做这些粗活。他们都说柳玉莲做绣活就可以了,做绣活的手不能太过粗糙,要是柳玉莲做绣活做得晚一点,他们还不让柳玉莲做。

        这让大霍氏很不满,家里那么多人都要用钱,柳延敬的腿脚不好做不了什么活,公公婆婆年纪大也做不了什么活。婆婆做出来的绣活也卖不到高价钱,主要就是柳玉莲做的绣活好。

        既然如此,不就是应该让柳玉莲多做一点么,公公婆婆也是柳玉莲的亲生父母。大霍氏想自己的儿女,那也是柳玉莲的侄子侄女,柳玉莲多帮衬家里一点又有什么问题呢。

        大霍氏对柳玉莲的态度不是很好,要是看到柳玉莲稍微休息一下,她还指桑骂槐说柳玉莲就只知道吃饭。

        大霍氏还认为就在自己干那些粗活的时候,柳玉莲哄住了公婆,哄住了柳清云他们。她做了那么多,他们一点都不懂得联系,他们出钱让其他人洗衣服,怎么不直接出钱买个丫鬟来。

        还有那个谢婆子,明明就是一个下人,对她这个少夫人的态度还不好。

        “要有儿子。”大霍氏道,她要让自己的儿子继承欧阳家,而不是让夫君的原配的孩子继承家里的一切。不是她的亲生孩子,那些人就更不可能敬着她。

        不过等她嫁过去的时候,一开始还是得做一下表面功夫。

        “能生儿子就生儿子吧。”霍夫人也希望女儿能生有儿子,“也不知道云哥儿如何了。”

        “云哥儿?”大霍氏听到亲娘说到自己的儿子,便道,“他的日子……应当可以,他们总会做活,偶尔还能吃顿肉。他们总会供他去读书,让他以后能参加科考。”

        纵然这个儿子以后能考中进士,能榜上有名,大霍氏也不去想。一个总是跟自己对着干的儿子有什么好的,让儿子娶妻,儿子还说她的眼光不好。

        “也对,就算你们和离了,云哥儿也是那家人唯一的嫡孙。”霍夫人道,“便是柳延敬再娶,这后娶的妻子身份不如你,他们应当不会过多亏待云哥儿。”

        “嗯。”大霍氏真不担心自己的那一双儿女,柳家人绝对会给他们找吃的,饿不着他们。就是眼下困难一点,他们要想法子给柳延敬医治腿,耗费进去许多银子都没有什么用,反而让小日子过得更差。

        西北,柳父准备去小麦地,打算看着那些人收割小麦,正好也看看那些小麦能有多少。

        肃王不但跟着柳父一块儿去,还直接拿着镰刀去割小麦。

        “还挺多的。”肃王很少干农活,又总是弯腰,真觉得累。

        柳父看着肃王去割小麦,才跟着去做一下,他也觉得累。他感受手中小麦的重量,就想着重一点,那么他们离京城就近一点。

        柳家请了不少人收割小麦地,人多,加上其他人家的小麦还没有成熟,还能借一下工具。那些人割小麦,把麦穗上的小麦粒弄下来也快。

        肃王早就让人带来了称子,正好撑一撑这边的小麦的重量。这种没有晾晒过的小麦会更重一点,以前也有人撑过这样的小麦,也能做对比。

        “确实重不少。”肃王让人称了,有人记录。

        一亩小麦地的小麦亩产五六百斤,比其他地的小麦多多了,这真的是翻倍了啊。晾晒之后,重量确实会降低,但也缩水不了非常多。

        张寡妇看到柳家大房小麦地产了那么多小麦,再一次庆幸自己从柳家这边买了培养液。村子里还有几家买了的,只不过买的少,有的还没有敢怎么用。

        那么多小麦,那都是实实在在的粮食,能养活人的。

        张村长也在,他就是要看看柳家大房的小麦地能产多少粮食。当张村长看到地里能产那么多粮食的时候,他眼睛就红了。他当初怎么就没有想着也买一些培养液呢,现在就只能等春小麦了。

        张村长看向张寡妇,张寡妇一家赚大发了。

        “瞧什么,你们赶紧地买培养液啊。”张寡妇道,“春小麦都种下去了,总得用一用是吧。还是你们要试验一下,看看那些小麦到底能不能吃,是只能畜生吃,人不能吃呢,还是人也能吃。”

        张村长黑线,张寡妇说的什么话呢。没瞧见,还有人咬了小麦么,那些人不还好好的么。

        这么好的培养液确实得买,张村长心想,看似要五十文钱一坛子,可那一坛子可以用一亩地。增产的小麦足够抵了那五十文钱,要是家里的田地都能产这么多的粮食,那么家里的孩子也就能吃得更饱。

        肃王站在那边,若不是他亲眼盯着,他真不敢相信一亩小麦地能增产这么多粮食。好在这个培养液的成本不像是做护甲的丝线要那么多钱,要是要非常多钱,那他们还很难折腾。

        “很好。”肃王心情非常好,皇帝有意让他当太子,让他来西北,也是让他趁着这一股势,能让他的名声更好。

        等到以后,那些百姓能种出更多的粮食,那么本朝的士兵必定能吃得更好,马匹也能更壮。其他国家再想入侵他们,那就没有那么容易。

        柳父早就知道这些小麦长得好,也听女儿说小麦产量能翻倍,亲眼瞧见后,他还是很震惊。柳家能就此起来,还多亏了女儿,否则,他们还得等很长的时间。

        如今,柳家不用等很长的时间了。

        柳家大房小麦地的小麦高产,翻倍了。这一个消息很快就在石元村传出去,接着就又有人往外传,有不少人连夜去了镇子上,他们就是想去柳家大房那边买培养液。

        柳玉莲这一段时间主要在制作用来做护甲的丝线,没有配制那么培养液。她现在也没有那么多培养液卖,就只能让他们等。

        “要等到什么时候,明天可以吗?还是后天?”

        “能不能多做一点,别一下子就卖光了。”

        “我要五坛,不能少啊。”

        ……

        那些人就站在柳家大房门口说,柳母早就知道她夫君去小麦地了,就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来家里说要买培养液。

        “都能有的,别着急。”柳玉莲道,“等几天。”

        柳玉莲想肃王来了,那么肃王必定会让人配制培养液,不需要柳家的人去配制。柳家就这么几个人,哪里能配制那么多。

        再说了,配方,步骤,他们都有了,朝廷总有人能配制出那些营养液。

        而肃王确实也想着让人配制更多的培养液,他还得让人快点把奏折送到经常,好让皇帝知道那些小麦的产量。要是早早就用上那些培养液,等到了秋天,他们就能收获很多粮食,不用等到明年。

        柳家大房这边动静被传开之后,苏秋雅听了之后,便想就算一亩小麦地的产量翻倍,那也不能赚非常多的钱。她还是老老实实做美食,没有必要想着去种地。

        只是……怕是柳家大房要起来了。

        “命运还真是不公。”苏秋雅嘀咕了一句,大房的人那么不喜欢干活,怎么还让大房能弄出培养液这种东西呢。


  (https://www.24kxs.net/book/18/18049/973751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