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最新 > 125.第125章 父慈子孝的典范!

125.第125章 父慈子孝的典范!


听到朱元璋把注意力都放在‘生意’上,朱楷立刻就炸了:“怎么可能!我是为了大明!有了这两条路,我们就可以以这两条路为中心,修出来无数条路!这样以后您的命令在传递的时候,是不是会方便很多?”

    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听到朱标提到朱楷要修路这件事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政令和军队的调拨这两方面,修路对大明的发展实在是太有利。

    功在千秋!

    可是,见到朱楷后,朱元璋意识到,这里面还隐藏着很多生意,朱元璋在心中暗暗思忖:“咱得把这件事记下来,回去找刘伯温好好谋划一番。”

    朱元璋心中记下这件事,点点头继续道:“嗯嗯,你说得对,继续说。”

    “这所谓的封王,不过是给他们一些发展的自主权,只是这名声听起来比较好听,那些文人士大夫,不就是喜欢这些虚名吗?给他们就是。”

    朱楷说出他所谓的封王计划,“封王也要有高地之分,像我们老朱家的人封王,那自然是军事、政务一把抓,但异姓王不行,他们手中掌握的兵马一定要限制住,捕快这些人他们能够管理,但军士的调动……我们可以给当地的驻军将领,做出一定的限制。”

    朱楷又在桌子上画出一个几个连在一起的圈:“比如,在辽东驻军五万,那么封在辽东的王每年最多只能提供给驻军五万人的粮草,而将领在除了遭受外敌入侵外,每次最多只能调派一万兵马。”

    “再说异姓王,把辽东的一座城池当成他们的封地,但却要管理整个辽东,以五年为期,如果五年内他做出一定的成绩,我们就让他继续当王,如果他没有做好,那就要削减封地,以后做得好,再把封地一点点的加起来。”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大明人口太少,文化人也不多,突然增加了这么大范围的土地,对大明来说更像是累赘。

    要知道,大明是在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才把蒙元彻底消灭。

    而因为朱楷的缘故,这个时间提前了十七年的时间。

    “还有人口,咱大明的人太少了。”

    朱楷挥了挥手,“让百姓生!现在晚上又没啥事,晚上不生孩子还能干啥?生了孩子给他们土地,哪个人不愿意做?”

    朱元璋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嗯,中原和辽东,需要不同的策略,比如如果愿意到辽东来,我们给老百姓盖好房子,让他们去种地,生一个孩子,比在中原多五亩地,然后还优先配发高产的种子……免除他们一年的赋税。”

    这些策略,基本上都是朱楷提到过的,现在不过是水到渠成。

    “让中原的百姓走出来,让蒙元的老百姓走进去,二十年后,他们就是一家人。”

    “就是如此!”

    朱元璋用力的锤了一下桌子,心中难掩激动:铁木真啊,老子没有把你的后代灭族,已经大发善心。

    朱楷双手一摊:“家家户户有了粮,我们就可以去收粮,百姓们有了钱,就想盖个好房子,弄点肉吃,还希望家里的下一代能有文化,如此多的需求……这商业不就活起来了吗?”

    “嗯,就是如此。”

    朱元璋想了想,又想到了什么:“楷儿,你刚刚说了那么多,都是提及的辽东和中原,那草原怎么办?我们如何治理草原?”

    “爹,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经营好辽东已经不容易,草原更大,咱们能治理好?”

    朱楷摇摇头,“把草原变成军镇,养战马,其他的一些地方,让百姓来养牛、羊;中原百姓养猪、鸡鸭鱼……这不都可以吗?”

    “地荒了没问题,秋天的时候,一把火烧下去,来年春天又是一大片肥沃的土地,等过个几年,咱们开始经营草原的时候,这土地不得肥的流油?”

    土地都肥的流油了,还怕吸引不了老百姓吗?

    朱元璋听完朱楷的这些话,不停地点着头,认为这是大明最好的发展方式。

    “爹,不要心疼钱。”

    朱楷知道朱元璋守财奴的性格,顺便提醒一句:“钱,只有花出去才是钱,否则就是一堆的金属,留着没用,不如让百姓富起来。”

    如何让大明长盛不衰?

    就像金字塔,最有话语权的是金字塔塔尖的那批人,底层是百姓,可支撑大明的,是除了金字塔尖和底层之外的中层,中层的范围越大,大明就越是牢固。

    否则,大明无法久远。

    在超级远洋货轮上,可是有不少后世一些著作,比如说资本论之类的,朱楷不需要吃透,他看一遍得到些皮毛,拿出来用在大明,就拥有超前的战略意义。

    “你这竖子,钱是那么好挣的吗?”

    朱元璋被朱楷形容成了守财奴,很不开心:“你这竖子,知不知道大明一年得花多少钱?咱的钱都不够!”

    说着,朱元璋把目光投到朱楷身上,那模样仿佛是在说:要不你再借咱点?

    “咳咳,那啥……我困了,去睡觉了爹。”

    朱楷说完就跑。

    开什么玩笑,我的钱还不够花呢,还借给你?

    看到朱楷离开,朱元璋撇撇嘴:“还说咱是守财奴,你小兔崽子也好不到哪去!”

    朱楷倒是回去休息了,朱元璋却要把朱楷说的这些话好好消化一下。

    朱楷一顿嘴炮,提供了给大明的战略发展方向,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还是要朱元璋统筹全局。

    把朱楷说的话仔细的梳理一遍,朱元璋不由得感到头疼。

    咱好歹是大明的皇帝,现在没了蒙元的威胁,自己这皇位越来越稳当,可为啥咱还得干这么多事?

    还是给朱楷那竖子干活。

    越想脑子越乱,越想越气,朱元璋直接选择摆烂:“不想了,咱忙活大半辈子,到现在了还不能享受,还得给儿子干活!”

    朱元璋选择把朱楷告诉他的战略思想原原本本的复述给朱标,让朱标去干!

    ……

    “快点,你这竖子在路上磨蹭什么?”

    朱元璋从燕京一路向南走,就没给朱楷好脸色过,一个劲的催促朱楷赶紧赶路。

    他都已经出来三个多月了,已经超出了马秀英说的三个月的时间。

    在草原、燕京玩的还算惬意,可距离应天府越来越近,朱元璋心里感觉有点慌。

    马秀英不会责怪自己回家晚吧?

    都怪朱楷,如果不是他整天就知道玩,自己又岂会这么长时间还没回到家?

    在路上,朱元璋就一直给马秀英写信,让她知道自己之所以回家晚,完全是因为朱楷这个竖子贪玩,耽误了赶路的时间。

    看着朱元璋急切的样子,朱楷明白他为什么如此,被他催烦以后,朱楷干脆说道:“爹,要不您先回去?我保证在过年前回家。”

    “你这竖子!”

    朱元璋气的牙花子疼,他出来名义上是巡视北境,其实就是把朱楷抓回来的,他如果自己回去,马秀英见到岂不是还不让自己进家门?

    想到自己住在武英殿的难受,朱元璋越想越气:“竖子,你如果想过个好年,就赶紧跟咱回家,否则,咱谁都别想好过!”

    “……”

    朱楷的逆反心理蹭的一下上来,可看到朱元璋噬人的眼神,朱楷想了想还是算了。

    因为这点小事被朱元璋揍一顿,不值当。

    而且,旁边还有小老弟地保奴看着呢,朱楷可不想在这个时候丢了当大哥的面子。

    “回家,回家!”

    朱楷想到家里的徐妙云和冯雨婷,觉得自己也应该回去了。

    ……

    一路无话,再回到应天府的时候,应天府已经下雪了。

    朱元璋一行人来到城门前,朱标正在城门外等候,看到朱元璋一行人,他立刻拍马跑了过来。

    “楷弟!”

    朱标看到朱楷,笑骂道:“你这竖子,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是吧?”

    “咳咳!”

    朱元璋干咳两声,对朱标无视自己表示不满。

    朱标也不在乎,笑着和朱元璋打声招呼后,对朱元璋说道:“爹,娘说了,让您回来以后去找她。”

    “……”

    朱元璋的脸立刻拉了下来,这可真不是一个好事。

    朱元璋回去,自然得拉着自己的两个保镖,最起码也得把朱楷拉过去,他要当着朱楷的面向马秀英告状,如果朱楷敢反驳,他就让朱楷知道什么叫父慈子孝!

    可是,朱元璋的提议却被朱标打断:“爹,娘说了,楷弟回来后,让他先回奉先殿。”

    说着,朱标在朱楷看不到的地方,对朱元璋眨眨眼,用一种‘你懂得’的眼神和朱元璋进行眼神交流。

    两个已婚多年的老男人,根本不需要太多言语,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朱元璋紧绷的心情立刻放松下来。

    嗯,好消息。

    最起码,妹子不能再责怪咱了吧?

    “行了,你们兄弟俩去吧。”

    朱元璋摆摆手,头也不回的往城里走,脚下的步伐正在加快,可见他非常的急切。

    “还是娘疼我。”

    朱楷不懂老男人之间的默契,他反倒是觉得马秀英的决断非常英明:“咱爹去挨骂,还想拉着我垫背?休想!”

    “呵呵,走吧楷弟,我们回家。”

    朱标拉着朱楷就往城里走,两兄弟又是几个月不见,自然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至于俘虏……那不是还有跟着一起回来的冯胜吗?

    还有徐达等人,他们难道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

    “二哥!”

    朱棣活蹦乱跳的跑过来,拉着朱楷就不松手。

    那闭着嘴的模样,仿佛有一肚子的话想告诉朱楷,可后面还有朱樉、朱棡两人看着,他又不敢说。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二哥,我想死你啦!”

    “你这竖子,半年不见,连话都不会说了吗?”

    朱楷揉了揉朱棣的脑袋,随后想到了地保奴:“来,给你一个小老弟。”

    说着,朱楷招招手,把后面的地保奴喊过来,把他交给朱棣:“这是地保奴,以后你负责带着他,别教坏了,让他读书识字,大哥……你回头带着地保奴,让他去找刘伯温当先生去,这小子有点本事。”

    “行。”

    朱标已经知道地保奴的身份,看着胖乎乎的样子挺可爱,也没有什么不喜欢。

    再说了,只要朱楷看重的人,朱标就不会不喜欢,只是对朱楷把地保奴交给朱棣去带,有点不放心:“楷弟,让地保奴跟着五弟,是不是有点欠缺考虑?”

    “大哥怎么能看轻我?”

    朱棣当时就不满了,大声嚷嚷道:“不交给我,难道交给老三、老四两个废物……呜呜呜,二哥救命!”

    不理会正在打闹的三兄弟,朱标拉着朱楷就往里走:“三弟、四弟,别闹太狠,让五弟带着保奴吧。”

    在后面的脱古思帖木儿,看到朱楷把地保奴交给朱棣,那激动地叫一个热泪盈眶啊。

    他在路上还担心朱元璋会改变主意呢,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回事。

    让地保奴跟着朱棣,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前程,而且朱楷还安排人让地保奴读书、识字,还给地保奴找老师,这样的待遇,脱古思帖木儿想都不敢想。

    只能说:造化弄人。

    ……

    朱元璋很是焦急的回到坤宁宫,看到马秀英正坐在桌子前做衣裳。

    “妹子,咱回来了。”

    朱元璋开心的在马秀英身边坐下,看着马秀英做的衣裳,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妹子,咱儿媳妇真有了?”

    “有了,不仅是楷儿家的,标儿家的吕氏也怀了,还有咱囡囡。”

    囡囡,是常遇春的女儿,现在的东宫太子妃。

    “好!好!好!”

    朱元璋开心的跺脚,这是他听到最开心的事情:“老朱家到了我这儿,终于开枝散叶了。”

    看着朱元璋开心的像个小孩的样子,马秀英翻了个白眼:“德行,你说说你,还有楷儿,一出去就知道疯,家都不顾,如果不是标儿给你撑着朝堂,我在这给你打理宫中,你能清闲一天就烧高香了。”

    “妹子说的对,但这一次收获很大。”

    面对马秀英的责怪,朱元璋完全的附和,并且成功的转移了话题:“蒙元被咱打没了,治理方面楷儿那小子,又给咱出了好主意……”

    说到这儿,朱元璋顿了一下,马秀英似乎已经猜到他想说的是什么,但就装作没听明白的样子,坐在座位上继续缝针。

    朱元璋见马秀英不说话,赶忙解释道:“妹子,首先向你说明,咱没有赶走楷儿的意思,绝对的,我发誓。”(本章完)


  (https://www.24kxs.net/book/2650/2650279/1111100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