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穿越乱世荒年,我只想安稳种田完整版 > 第177章 百废待兴

第177章 百废待兴


云四知道他要说什么,坐直身体,文质彬彬的脸上浮现一抹猥琐的笑,“要不,咱们来个黑吃黑,把他们老巢端了?”

  反正这事他们很在行,又是来钱最快的活计。

  云七的手在舆图上一指,“怀州城,乃南蛮府最大的城。”

  “怀州城由南蛮府最大世家钟家把持,钟家与南州府余家有姻亲关系,他们唯余家马首是瞻,处处与我们云家作对,是余家的狗腿子。”云瑜对钟家最为了解,每每父亲公务上遇到阻碍,会与他们说起。

  若不是这些世家强强联手,父亲何至于做事畏手畏脚的。

  瞥见云家兄弟正在思考此事的可行性,林亦楠连忙出声阻止,“不急,先留着这道天然屏障,让他们不方便过来,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发展。”

  也就是先他们猥琐发育一波,等强大一点再去与他们硬刚。

  云野点点头,“我觉得弟妹意见甚好。”

  于是,大家都同意林亦楠的提议,先暗中蛰伏。

  “大家还有没有什么事要说的,没有我们就散了。”云漠站起来,扫了众人一眼。

  想到晚饭前那温香软玉的感觉,他有些坐不住了,只想快点回去抱着阿楠睡觉。

  “主子,等一下,还有我,我有事要说。”

  云二匆匆从门外冲进来。

  云漠瞬间拉下脸来,说了一晚上,他都没发现云二这狗东西不在。

  他不悦道,“你死哪去啦!一晚不见人。”

  云二丝毫不在意他的脸色,不疾不徐地迈步进来,“上次你们在山里发现有人居住的痕迹,前几天我带人深入查探过,山里确实住着几户人家。”

  云漠神色一凛,“是什么人?”

  “我连续观察了两天,他们应该是躲进深山的普通老百姓。”

  听到只是普通老百姓,云漠神色和,斜睨着侃侃而谈的云二,这家伙有点不对劲,平时开会什么的最是积极,今天这么久才来?

  “平时要仔细盯着,暂时不要让他们到县城来。”

  接下来,众人就明天的工作注意事项交流起来。

  林亦楠该说的都说完了,困意上涌,也不跟云漠打招呼,起身回了后院。

  云漠如坐针毡,心里腹诽,怎么还说个没完?

  云野看他的样子直皱眉,三弟还是太年轻,有点沉不住气。

  时间又过去将近半个时辰,众人才依依不舍散去。

  刚要推门,千夏就走了出来,朝他行礼,“姑爷,你小声些,姑娘睡着了。”

  云漠眉头微蹙,轻手轻脚推门进去,他屏息凝神,听见林亦楠呼吸绵长,睡得很熟。

  悄悄躺上去,挨着她闭上眼,自己也沉沉睡去。

  县衙门口。

  吃罢早饭。

  林亦楠决定在动工前开一次动员大会,她把德高望重的族长请上台讲话。

  望着台下面二百多的林家村村民以及伍胥带领的那一百多人,还有好几百暗卫部曲,族长清了清嗓子。

  “昨天,咱们开垦出来的田地里,已经把稻谷播种下去了。今天,房子和城墙将同时动工修建。有了房子咱们就要在这里正式落地生根,城墙,给我们的安全有保障,不必担心被野兽和倭寇偷袭。”

  “再过百日,咱们不止能吃上亲手种出来的大米,还能住上咱们亲手盖的房子。”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族长话音刚落,在林亦楠的带动下,热烈的掌声在整个龙潭县久久回响。

  良久,林亦楠说道,“俗话,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已单独划出一块地方建书院,在不久的将来,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进入课堂读书。”

  日后,还会开展扫盲运动和短期技能培训班,力求让每一个人都识字,并习得一技之长。

  南州府云家送来的两个种田老把式,吃过早饭便跟着众人去了地里。

  曲辕犁拿回来就已组装好。

  林亦楠和千舞挎着篮子行走在已没什么杂草的街道上。

  “姐,你快去看看,昨天来的丁贵、陈三和族长阿爷他们吵起来了。”林亦樟急匆匆跑来,额头上满是豆大的汗珠。

  林亦楠扶着千舞的手,一边往田里走,一边问,“怎么回事?”

  林亦樟瓮声瓮气道,“丁贵和陈三说我们这边种稻子不对。”

  听完林亦楠心下了然,这时候还没有出现插秧,丁贵、陈三没见过正常。

  走到田里,远远就听丁贵在说,“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南地,真没见过你们这样种田的。”

  “就是,长好的秧苗再起来,根都断了,还能活?”陈三在一旁附和。

  大家一听,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

  “是呀!万一不活怎么办?”

  “那昨儿个种下去这些稻种岂不是浪费了?”

  有人拍着大.腿,痛心疾呼,“咱们之前怎么就没想到?”

  “阿楠来了!”

  有人眼尖,看到千舞和林亦樟扶着林亦楠正往这边而来。

  脑子转得极快的伍菘,连忙抱起地旁边田里的一捆杂草,跑到林亦楠跟前,一点点铺在被他们踩得湿滑的田埂上,避免她走不稳。

  “三夫人,您小心些。”

  林亦楠朝他点点头,“多谢!”

  走到秧苗地,族长一脸愁容望向着她,像个无助的孩子。

  “阿楠,他们说咱们这种子废了!”

  林亦楠给她一个安抚的笑容,“族长阿爷,别担心!废不了,这秧苗能活。”

  面对她,丁贵和陈三说话有所收敛。

  “三夫人,这种种法,咱们闻所未闻。”

  林亦楠淡淡一笑,“没听过,不代表没有,田地泥土温润,等秧苗长成,拔的时候小心些,自然不会拔断。秧苗长到六、七寸长时,移栽到稻田里进行人工插秧,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苗间的距离,使秧苗的存活率变高,植株整齐,增加秧苗的透光性,更加容易管理,提高产量。”

  言罢,她问陈三,“你们上好的水田亩产多少?”

  陈三略一思索道,“顶天一百五十斤。”

  “按我所说的这个方法,管理得好能有二百斤亩产。”

  “二百斤?”

  众人闻言皆瞪大眼睛看着她,一脸不可置信。

  林亦楠笑意盈盈道,“不信?咱们可以打个赌,我从不吹牛。”

  据史书记载,从北宋时期开始,插秧技术就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推广,到现代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

  这个赌,她不会输。

  “族长,你来看看!”

  在远处开荒犁地的村民,疯狂朝族长招手大喊。


  (https://www.24kxs.net/book/2675/2675455/111109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