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 > 第30章 大葫芦小葫芦

第30章 大葫芦小葫芦


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这个山谷和里面的山谷,沈玉英虽然只走了一两趟,但心里已经大概描绘出来,这里的地形。

  这条浑河支流只有临着恶水崖这段,水流窄而急,水深更是深不见底,前面几个村子和大河村这里,地势缓而平,就形成了一片浅滩,几个村子才能临滩而建。

  从浅滩进来的山头入口,就是这个山湾,入口很小里面却很大,赶上雨水多的年景就是一片水泽,现在除了入口这里有点水泽,里面都是荒甸子。

  从湾口到前后这几个山谷就像一个大葫芦套着一串小糖葫芦。

  入口窄,然后是一个大肚子,大肚子里还有几个小肚子。

  她们避祸所所在的地方,就是连接葫芦肚子的那一段,越往里面这个葫芦肚子越大。

  只是到现在为止,他们还不知道这个肚子具体有多大,有没有底。

  昨天晚上她家老陆和她说,在这里建山城堡垒的时候,她也觉得可行。

  不管啥时候,要是有这么一个地方安身,那都是安全感满满。

  这个葫芦是两头低,中间高,这边靠着河,虽然河水快干了,也还是有水汽,所以这里的植被要比庇护所周围丰富的多。

  不止野菜肥嫩,居然还有些蘑菇和干木耳,草药也不少,不过他们现在最要紧的是找吃的保命,其他的事情得再等等。

  这里的蘑菇就是北方深秋少见的最晚的蘑菇,大多长在杂树林要腐烂的树根上,金黄色的脑袋,薄薄的伞盖,细细的腿,一堆一堆的。

  沈玉英原来不知道它的学名,小时候村里老人都叫它冻蘑,因为它是越冷越长,有的时候下雪了还能采到。

  后来她刷到一个跑山博主叫它野生金针菇,沈玉英特意去查了一下,还真叫这个名字,。

  它学名叫绒柄金钱菌,又名冬菇,朴姑,金菇,反正有好几种名字,分布也非常广,又是一个地方一个叫法的东西。

  后世饭桌上常见的白色金针菇,就是从野生金针菇上分离的袍子粉培育的。

  因为改变了它的生长环境,人为的充入二氧化碳,它才变成白色,脑袋小小的,看着干净漂亮,但是说实话,培育出来的金针菇虽然也很好吃,但跟野生的比,味道口感还是差很多。

  这杂树林里的木耳也是上成的柞树秋耳,别看干的时候小小的,泡发之后,肥嘟嘟,厚墩墩,口感更是脆嫩清爽。

  沈玉英之前采过,陆银凤和桃花都吃过了。

  这回又看见了,自然什么都不会放过,现在只要是能吃的,别说野菜和蘑菇。

  连虫子她们都没有放过,灌木丛上的洋辣子罐,橡子树上的野生蚕。

  洋辣子是鳞翅目刺蛾幼虫的统称,大多颜色艳丽,生有枝刺和毒毛,要是不小心碰到了,那滋味一定让你永生难忘,沈玉英小时候没少被蛰。

  但是到了秋冬,它就和大多娥类幼虫一样,吐丝成茧,成为洋辣子罐,沈玉英小的时候就吃过。

  因为其口味好,营养高,这两年更是盛行,已经有专门养这个东西的了,某音上直播都是卖上百块一斤,也算是上等的山珍了。

  而野生蚕蛹就更珍贵了,但它珍贵的不是里面的蛹,虽然它也很好吃,营养价值也很高,但它蚕丝的价值更高。

  生长在柞树上的野生蚕,吐出的蚕丝是天然的绿色或者黄绿色,丝质柔和,还有闪烁光泽,不用染色就能织出精美华贵的丝质物,素有天蚕之称。

  沈玉英第一次在网络上知道它这个名字就想,武侠小说里说的天蚕丝是不是就是指的这个。

  沈玉英小时候不止吃过这些,还吃过蚂蚱,也就是蝗虫。

  陆银凤和樊大娘她们对吃这些东西,自然更不陌生,甚至草丛里的蟋蟀都不放过。

  她们这些人看到什么捡什么,只要是吃的就往篮子里装。

  没一会儿拎出来的几个篮子就都装满了,又开始捡橡子,樊大娘眼睛看不清,就摸索着摘野菜,去橡子皮。

  沈玉英和陆银凤想去看看前面葫芦口的情况,就让她们在这边慢慢捡着,两个人顺着斜坡往下走。

  走到下面的时候,陆常山和陆大伯他们已经砍了不少荆棘树,堆放在葫芦口入口处,做路障。

  荆棘树就是带刺树的统称,包括野梨树,野山楂树,糖李子树,还有一种结黑色果实,但是不能吃的,沈玉英她们小时候管那种果子叫老鸹眼,(音同,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树叫刺棵子树。

  也是后来才知道这种树学名叫,小叶鼠李,还有一种和它长的差不多的,叶子比它大叫火琉璃或者大叶鼠李

  这样的树大多长不大,不能打家具,不能盖房子,农村人也不懂得用它做文玩手把件。

  说实话连当烧柴人们都嫌它扎手。

  但在农村,它却有一个最大的用处,做路障,山上开荒地用它围起来挡牲口,堆的厚了连野猪都钻不过来。

  此时这个山谷入口已经堵了差不多一半,这些荆棘虽然扎人,没法跨越,但也不是完全过不来,人毕竟不是动物,只不过要费一番功夫。

  这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做个样子,告诉别人这里已经有人占了。

  看到如此简陋的路障,沈玉英有些担心,问陆常山。

  “这么简单怕是不行…?”

  有心人想要钻个空子,还是有办法,  陆常山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回她。

  “这个只是暂时的,我们刚才商量了,要在这两边也建两个屋子,几个小子轮班看守。”

  “还有上边入口处,也要建一溜房子,还要做些其他东西,掩人耳目!”

  陆浔在旁边嘿嘿笑。

  “娘,你不用担心,这还都是初步计划,我还有其他办法。”

  “看情况实在不行就挖坑埋撅子,挖陷阱,野猪咱们都能对付,不怕那些鸡鸣狗盗的流民!”

  樊大头和小六子他们也是纷纷点头,只要这里有吃的,谁也别想进来抢,这些可都是他们的命。

  看着他们都是信心满满,沈玉英也就不跟着瞎操心了。

  只嘱咐他们砍到榆树记得剥皮,连树根都不要放过,因为树根上的皮,做榆树面才是最好的。

  扒了皮的树枝子也不要扔,编筐挝篓,编笸箩,大笸箩,小笸箩,针线笸箩,干果笸箩。

  这里没有编织袋,收纳箱,装吃的,装东西全靠这些东西。


  (https://www.24kxs.net/book/2769/2769548/111111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